家乡的“板凳龙”
2024-02-21 09:25:16
  • 0
  • 0
  • 0
  • 0

家乡的“板凳龙”

张桂辉

家乡——建阳黄坑,山清水秀、林茂粮丰。1965年金秋时节,12岁的我和两个双胞胎弟弟,随同满怀对新生活无限憧憬的祖母、父母移民来到这个毗邻武夷山南麓的万人小镇,先是在这里耕读了十年,后来常回这里探亲访友,再后来多次返乡祭扫。前前后后整整一个甲子,留下许多抹不去的美好记忆。欣赏板凳龙,是其中之一。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我最早接触到龙,是在语文教材中的那篇《叶公好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古往今来,龙享有独特的殊荣——不单“飞”进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而且“飞”入文化舞台、节庆活动。舞龙,便是其中之一。

舞龙,俗称“耍龙灯”“龙灯舞”,起源于汉代,流传于各地。舞龙是我国世代相传、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从岭南,到塞北;从城市,到乡村,都有舞龙欢庆的习俗,都能看到龙灯舞动的靓影。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极具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唐寅《元宵》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舞龙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进成文娱活动。及至唐宋,舞龙已成为年节常见的表演形式。舞龙的“道具”是龙灯。龙灯种类繁多。按颜色区分,有赤龙、黄龙、青龙等;按数量分,有五节龙、九节龙,甚或长达数百十米的“巨龙”;按材料分,有用稻草扎的草龙、用竹片扎的篾龙、用布料缝的布龙,还有因陋就简,用板凳连接起来的板凳龙等。

在林林总总的龙灯中,最为便捷、长度最大者,当属板凳龙。板凳龙,发端于河洛地区。因制作方便,气氛热烈,逐步扩展到南方各地,成为年节一种盛大活动。时至今日,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浙江等地,辞旧迎新,元宵佳节,都可以看到板凳龙别有韵味的身影。

板凳龙因制作简便、成本低廉,而广受欢迎,名气日盛。2008年春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板凳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申报的民间舞蹈——龙舞,即“徽州板凳龙”,入选扩展专案名录……

青少年时代,我在闽北山区边远小镇黄坑生活、耕读期间,有幸不止一次观赏过“板凳龙”表演。正月十五日,夜幕降临后,政府所在地许多人家扛着各自的“子灯”——长约1.2米,宽约20厘米的板凳——汇聚在一起,几十上百条板凳,串联起一条瘦瘦的、长长的板凳龙。

板凳龙,除了龙头需要“量身定制”外,龙身由一条条板凳衔接而成。人们把平平常常的板凳钻孔连接起来,一户一节,组成板凳长龙。舞龙队的成员,出自各家各户。但凡懂得操作,体力较好,不受年龄、性别所限,皆可自由参与。

半个多世纪前,受经济等条件制约,板凳龙没有彩色,不曾装点,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象。虽然,“龙体”是硬的,可是舞动起来,却灵活自如,恰似一条刚中有柔、翻腾自如的游龙。舞龙队伍行进时,两面大锣开道,几门礼炮齐鸣,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招展,添趣助威。一次,在公社中心小学二楼观看板凳龙表演,给我留下深刻印记:操场上,由硬邦邦的板凳串联起来的“龙”,宛如活灵活现的巨龙,舞动着,游弋着,盘旋着,翻滚着。时而表演“金龙盘柱”,时而舞出美妙花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板凳龙每条板凳上,都固定着三支蜡烛,看似简陋,伴随着鼓乐声、礼炮声、喝彩声、欢笑声,气氛热烈,颇为壮观。

但凡舞龙,舞动之前要郑重其事的“点睛”。板凳龙,也有一个简约的“点灯仪式”。仪式进行完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之后,或原地起舞,或快速游弋。围观的人群,乐不可支,不怕冷,忘了累,添了劲。板凳龙舞到哪里,一张张笑脸追到哪里;板凳龙舞多长时间,一阵阵笑声响多长时间,喜庆的氛围、祝福的美意,便也带到哪里。当长长的板凳龙,游动在大街小巷时,街道两侧围满了红男绿女,飘散着欢声笑语。此时此刻,不分男女,无论老少,人同此心,心怀同愿——驱邪灭灾、国泰民安,招财进宝、人寿年丰……

乡愁不老,魂牵梦萦。父母相继去世后,今很少重回故里,板凳龙偶尔会出现在老夫的梦境中。这不,昨晚又一次梦见家乡的板凳龙。它,名称没有变,身躯变的更修长了,装饰变的更多姿了,舞技变的更精美了……

怀念你,家乡的板凳龙;祝福你,梦中的板凳龙!【原载2024年2月19日北京《前线》客户端、2月20日香港《文汇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